学院新闻

College Journalism

学院新闻

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全球华人美术教育家相聚太阳集团2138 ——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下月召开

校对: 责编: 终审: 时间:2025-09-04 阅读:
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推动我国文艺事业与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,促进美术教育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,由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与太阳集团2138联合主办的“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”将202510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(具体时间另行通知)。

本届大会以智能·人本·关爱: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为主题,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机遇与挑战,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全球华人美术教育工作者互学共进、协同创新。

会议将采用线下方式进行,届时将有来自中国大陆、欧美、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武汉,共议美术教育未来发展。大会由2138cn太阳集团城承办,并得到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秘书处、国际部及中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大力协办。

自创办以来,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已成功举办九届,历届主办单位包括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、广州美术学院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、香港教育大学、河南大学及河南师范大学。大会始终秉持美育育人、互学共进的宗旨,持续推动国际教育界与学术界的深度对话与合作,为全球华人美术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。

第十届大会设立三大研讨板块,涵盖高等美术教育、基础美术教育与社会美术教育,具体议题包括:

1高等美术教育:

1)智能技术赋能下的艺术创作与教学范式重构

方向:探讨生成式AI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技术如何融入高校艺术课程设计与创作实践,例如AI辅助创作工具的开发与应用、数字媒介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拓展。

2)人本视角下的艺术教育伦理与价值重建

方向:在智能化浪潮中,反思艺术教育对学生价值观、批判性思维及文化认同的塑造作用,例如AI伦理教育、数据隐私保护、技术依赖的潜在风险。

3)跨学科融合与生态化美术教育体系构建

方向:推动艺术与科学、人文、工程等领域的交叉融合,例如STEAM教育模式在高校的实践、生态艺术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结合。

4)文化传承的数字化创新与全球传播

方向:利用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资源(如非遗数字化、元宇宙中的文化展演),探索高校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路径与国际传播策略。

2基础美术教育

1)素养导向的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

2)人文关怀导向的中小学美术课程重构的实践研究

呼应人本·关爱主题,以人为本原则;人文关怀:情感疗愈、文化认同、社会议题、中华美育精神等。】

3)课程统整、跨学科与超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

100%跨学科研究,真实性生活课题

4)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应用研究

理论与实践、师生AI素养、学与教关系及伦理规范,应用边界、策略、方法等,打造学用AI并超越AI的美术教育。】

5)地方资源与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

利用地方自然资源、人文资源、物质资源等开发(地方课程与)校本课程;教育部:联合人工智能企业、高校、研究机构、行业协会等,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),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教师与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》和教育部《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》精神,教育部文件多次提及各种人工智能资源,使资源有了新意。】

6智能素质教育研究

3社会美术教育:

1)社会美育情境中的艺术疗愈价值

2)有助于艺术教育多元包容、多样完整和公平性的社会美育

3)公共文化机构与青少年成人终生美育

4)现代科技与社会美育

社会美育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拓展

5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艺术研学旅行与社会美育的异文化艺术体验

6)乡村文化生态美育与国家乡村全面振兴规划(2024-2027

7)挖掘乡村振兴的资源与地缘文化文脉的梳理

8)多元文化价值的社会美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

9)数字图像学在社会美育领域的应用与拓展

10)遗产保护与社会美育基础美术教育

一、大会学术委员会

为全面提升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的学术水准与专业影响力,经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与太阳集团2138组委会共同研究,特成立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学术委员会(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)。

学术委员会广泛邀集全球华人美术教育领域的杰出学者与专家,致力于促进美术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与突破,尤其在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背景下,积极探索基础美术教育的转型方向与发展前景。学术委员会将为大会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撑,具体承担学术评审、议题设计、专家荐邀、学术咨询以及成果推介等重要职责,确保大会各项议程与内容具备前瞻性、高水平与引领性。


二、特邀专家

 

孙守迁(浙江大学教授、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。)

 

宁钢(原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(设计学)成员。)

 

龙迪勇(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、首席教授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。)

 

黄宗贤(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。)

 

陈怡倩(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,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学会荣誉主席。)

 

张幼云(广州美术学院教授,中国美术教育南方研究中心主任,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主席。)

 

范凯熹(中国美术学院教授,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。)

 

李乔(博士生导师,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苏格兰电影学院电影系副主任。)

 

梁藍波(澳门大学特聘教授,美国哥仑比亚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。)

 

 

愧(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东方部理事

 

朱志武(《美术教育研究》学术期刊主编,安徽省画院院长。)

 

三、论文提交与会议联系方式

1、论文提交要求

本届大会主题为“智能·人本·关爱: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”,诚邀与会学者围绕该主题及相关议题撰写论文。稿件需具有学术规范性与创新性,论文篇幅在5000字左右。

请于2025920日前将论文电子版、学术论文诚信承诺书与报名表(附件内下载)一并发送至大会官方邮箱:cysj2025@163.com

论文文件请命名为“作者姓名-论文题目-联系方式-国家/地区”,格式应为Word文档。

论文需包含以下要素:封面、题目、作者信息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及参考文献。

所有投稿将由大会学术委员会统一评审,逾期不予受理。审核通过的论文将收录于大会正式出版的论坛文集《智能·人本·关爱: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(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坛文集)》中。

四、注意事项:

1、学术诚信声明

投稿者应确保所提交的论文及报名信息真实、准确。如发现信息造假、抄袭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,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发表及参会资格。

2、会议联络

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大会组委会通过上述邮箱咨询。

3、下列附件有:

附件一: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基础美术教育论坛论文格式

附件二:学术论文诚信承诺书

附件三: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太阳集团2138高等美术与设计教育论坛报名表

附件四:第十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论坛具体征稿通知

 

诚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踊跃投稿、积极参与。鉴于大会各项安排仍在持续更新与完善中,敬请您通过大会官方渠道(太阳集团2138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2138cn太阳集团城官网)密切关注后续通告,以获取关于会议日程、嘉宾信息及更多参会细节的最新动态。